在線咨詢郵箱
zhongbaoyl@163.com
24小時聯系熱線
0371-86528259
分會前任主任委員卞修武院士主持了頒獎典禮。大會為復旦大學上海醫(yī)學院病理學系張月娥教授和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徐慶中教授頒發(fā)了“中國病理事業(yè)終身成就”榮譽證書,徐慶忠教授發(fā)表獲獎感言,勉勵病理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獻身中國病理事業(yè)。南方醫(yī)科大學病理系林媛博士獲得本年度“中國病理研究杰出青年”榮譽稱號。
隨后,步宏主任委員做了專科分會年度工作報告,總結過去一年分會在組織建設、學科發(fā)展、國際交流、基層幫扶等方面取得的進展和成績。報告全面系統展示了我國各級醫(yī)院病理科數量、從業(yè)人員數量及學位職稱構成等情況,使大家對我國病理的“家底”有了更清晰的認識。老一輩病理學家朱雄增教授結合自身學習成長經歷,向年輕一代病理人講述了他在外科病理診斷工作中的一些心得和體會,受到參會代表們的熱烈歡迎。分會名譽主任委員來茂德教授做了“新醫(yī)科理念和“智能化”發(fā)展背景下的病理學教學”報告。清華大學長庚醫(yī)院黎成權教授和陸軍軍醫(yī)大學西南醫(yī)院劉新東教授兩位青年學者分別圍繞智慧醫(yī)療、腫瘤免疫與免疫治療等熱點領域進行了主旨報告本次大會是名副其實的學術盛宴,內容豐富,讓人目不暇接。在短短的兩天半正式會議期間共編排了33個學術版塊,包括8場??撇±碓\斷培訓班,1個分子病理專場,1個教學培訓專場,20個亞??撇±砗颓把責狳c話題分會場,1個國際專場,安排中外講者全英文報告17個,還單獨設立了中德和中日交流版塊。累計安排專題報告150個、發(fā)言交流287個。參會者紛紛表示許多專題報告非聽不可,卻又不得不顧此失彼,收獲頗豐,卻又不無遺憾。與以往一樣,很多??婆嘤枴W術分會場依然一座難求。
本屆大會亮點頻出!中國病理青年精英識圖大賽儼然已成為年會第一“網紅”,讓人不得不為梁智勇教授和青委們的創(chuàng)意而折服。參賽選手絞盡腦汁想答案,觀賽看客貼身肉搏搶座位,場上場下皆精彩。首次設立的教學培訓是否有足夠吸引力,之前誰都沒底,然而他們讓人真切明白了什么叫一鳴驚人:即便已拖堂了45分鐘,學生還不讓老師下課,全然忘記了還要“領盒飯”。教學比賽同樣懸念叢生,兩個選手難分伯仲,惜才的王國平教授和評委們實在難以割舍,悄悄通知后臺準備兩個一等獎獎狀,話音未落,最后一名選手橫空出世,摘走了蛋糕上那顆櫻桃……。最驚艷的是年會的保留節(jié)目“讀片會”,就在大家即將進入“套路模式”,主持人周曉軍教授卻在誰都沒事先告知的情況下,把讀片會辦成了“病理詩詞大賽”,臺上專家權威點評,臺下觀眾積極互動,其樂融融,收獲滿滿。英文演講比賽同樣掌聲不斷,高潮迭起,站票難求!選手們個個了得,一點不拿英語當外語,偶爾忘詞時著急的觀眾脫口甩出“Key words”恨不得親自上陣,并且當即下定決心明年要參賽……分會繼續(xù)加大扶持邊遠基層病理工作者參會。邀請了來自重慶、四川、云南、貴州、陜西榆林等省市50余位病理醫(yī)生和全國范圍內遴選出來的13名基層病理技術人員參會學習。會議期間舉辦了基層工作座談會。劉冬戈副主委、石懷銀教授、閻曉初教授、金木蘭教授等參加了座談。
本次學術盛會規(guī)??涨?,參會注冊代表突破3100人。共收到國內外各類稿件4163篇,較2018年的 2901篇有飛躍性的增長,其中河南省會議投稿量達840篇,居全國首位。國際交流更加突出,大會收到來自德國、日本、俄羅斯和美國等國家和地區(qū)的稿件20余篇,海外參會代表38人。參展企業(yè)數量再創(chuàng)新高,達到164家,安排專題展示(企業(yè)衛(wèi)星會)52場次,注冊參會企業(yè)代表1500余人。會前還召開了第二屆國產病理設備推介會,21家國內企業(yè)展示了自己的明星產品,吸引了眾多友商和參會代表的關注,會場氣氛十分熱烈。